甲磺酸仑伐替尼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转染重排基因等靶点的口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该药于2018年9月4日经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截至2023年2月,仑伐替尼已在我国上市4年余,积累了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 为了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使用仑伐替尼,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仑伐替尼上市前后的临床实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经过多次共同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仑伐替尼肝癌全病程应用中国专家指导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参考。本文在此整理其中13条推荐意见,以飨读者。 推荐建议 1: 对于潜在可切除的肝癌患者,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系统抗肿瘤治疗方案±局部治疗是潜在可切除肝癌转化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Is)和(或)局部治疗可获得较高ORR,为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专家推荐度:97%;A级/B级:82%/15%) 推荐建议 2: 目前肝癌新辅助治疗高级别证据有限,仑伐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作为潜在新辅助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专家推荐度:100%;A 级/B 级:77%/23%) 推荐建议 3: 系统抗肿瘤治疗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正处于探索阶段。根据现有证据,识别高危复发风险患者并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专家推荐度:86%;A级/B级:79%/7%) 推荐建议 4: 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单独或联合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但仍需高质量临床研究验证。(专家推荐度:93%;A 级/B 级:78%/15%) 推荐建议 5: 仑伐替尼在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降期和(或)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正处于探索阶段,建议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后积极开展临床研究。(专家推荐度:92%;A级/B级:80%/12%) 推荐建议 6: 对伴有高危复发因素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辅助治疗中应用仑伐替尼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同时推荐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专家推荐度:73%;A级/B级:50%/23%) 推荐建议 7: 肝癌肝移植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病情进展迅速,应在多学科诊断与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对于术后不可切除的复发转移灶,基于仑伐替尼的单药或联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专家推荐度:84%;A级/B级:46%/38%) 推荐意见 8: TACE治疗后局部缺血缺氧可能导致VEGF升高,使肿瘤微血管增生,仑伐替尼有助于延缓缺氧导致的肿瘤复发和(或)转移,且对肝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初诊超过“up?to?seven”标准的中期肝癌患者,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可考虑联合使用TACE和仑伐替尼,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专家推荐度:96%;A 级/B 级:86%/10%) 推荐建议 9: 对于伴有PVTT的晚期肝癌患者,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是选择的方式之一,可进一步提高TACE疗效。(专家推荐度:86%;A 级/B 级:69%/17%) 推荐意见 10: 对于合并肝外转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推荐系统治疗方案(如仑伐替尼等),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和肝内病灶特征,对肝内病灶可按需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如 TACE、HAIC等),以加强对肝内病灶控制。(专家推荐度:96%;A 级/B 级:86%/10%) 推荐建议 11: 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小分子TKI和大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ICIs已成为肝癌一线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基于可及性、较高的抗肿瘤活性等原因,仑伐替尼联合 ICIs可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选择方案。(专家推荐度:91%;A 级/B 级:83%/8%) 推荐意见 12: 仑伐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且多数不良反应(如发生率较高的高血压等)可防可控,在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一般情况,尽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于3~4级不良反应应按照剂量调整原则进行药物暂停或剂量调整,必要时终止用药。(专家推荐度:100%;A级/B级:96%/4%) 推荐意见 13: 肝癌患者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患者教育,对于症状不明显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应按时随访,增强监测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最大获益。(专家推荐度:100%;A级/B级:96%/4%) 引用文献:杨欣荣 孙惠川 谢青 张万广 荚卫东 赵明 赵海涛 刘秀峰 周乐 杜严盛 徐立 王楠娅 丁元 朱小东 周俭 樊嘉.仑伐替尼肝癌全病程应用中国专家指导意见[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3,22(2):167-180.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30201-00035.